6.2 一买二卖:生命捍卫的铁律《股海无边》-浮子
6.2 一买二卖:生命捍卫的铁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真正的操盘,不是靠幻想,而是靠铁律。”
——浮子
❖ 交易的本质:买卖点的掌控
所有的交易行为,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核心动作:买与卖。而衡量任何交易系统是否成熟、有效,其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买卖点是否具备完备性和可执行性。
市场中没有百分百确定的“盈利”,但有接近100%确定的“安全操作区域”——即:买点出现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不容模糊、无需犹疑。这种确定性,是操盘手在风暴中唯一能靠岸的港湾。
❖ 三大买点原理:缠论结构下的安全布局
在缠中说禅的走势结构中,市场任何一个时刻的走势,都面临两个可能:
· 延续(继续当前趋势)
· 转折(走势反向)
所有买点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当前级别中,与最近的中枢结构关系上。不同的中枢状态,将对应不同类型的买点。
🥇 第一类买点
· 位置:中枢下方
· 前提:下跌趋势已确立
· 出现时机:价格脱离中枢下沿后,出现底背驰
· 特征:反转启动点
· 操作建议:果断建仓,止损明确,获利空间可期
⚠️ 注意:上涨趋势中不会出现第一类买点,它只出现在下跌趋势中的底部结构。
🥈 第二类买点
· 位置:任何位置(中枢上下皆可)
· 前提:第一类买点后的次级别回调完成
· 特征:确认趋势延续,是“回调即买”的执行点
· 优势:盈利概率极高,风险较第一类更小
✦ 若第二类买点出现在中枢上方,则有极高可能进入新一轮趋势;
✦ 若出现在中枢中或下方,需留意可能形成中枢扩张。
🥉 第三类买点
· 位置:中枢上方
· 前提:中枢扩张或新中枢形成
· 特征:突破后回拉不破中枢,形成确认性介入点
· 操作建议:适合追涨与加仓,风险较前两类略高
第三类买点常见于主升浪初期,是典型的强势确认点,但也需结合背驰判断,避免高位接盘。
❖ 买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一类买点 → 引发行情初始反转;
· 第二类买点 → 是第一类后的结构确认与加仓机会;
· 第三类买点 → 是突破中枢后的强势延续。
它们的关系如下:
买点类型 | 所处结构 | 是否重合 |
第一类 vs 第二类 | 前后顺序,不重合 | ❌ |
第一类 vs 第三类 | 上下结构,不重合 | ❌ |
第二类 vs 第三类 | 可部分重合 | ✅ |
✅ 本节总结
· 买卖点的掌控,是交易系统的灵魂;
· 第一类买点:跌中生机,是反转的伏笔;
· 第二类买点:稳中求胜,是确认中的进攻;
· 第三类买点:强者恒强,是突破后的乘势而上;
· 三点逻辑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趋势交易模型。
切记:不是所有上涨都值得追,不是所有下跌都值得恐惧;真正安全的买点,是你用“认知+规则”换来的必然性。
炒股的职业行为是最简单的:该买的时候买,该卖的时候卖。这么简单的问题,又能有几个人做到?难道我们不够聪明?难道我们不够理智?不是,绝对不是。当你准备做出正确抉择的同时,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也开始控制你的思维,使你在困扰中不能自拔。
正确的买入,往往是发生在长期下跌趋势背离的时刻。但对市场前期下跌的恐惧,让你担心还会继续下跌。于是,你决定再等等,结果恐惧阻止了你果断出手,使你错失了最佳买入机会。随后市场疯狂反弹,你认定这是一轮大行情,懊悔没有进场。于是,为了赶上“末班车”,你匆忙追入,加大筹码,最终却被套在高位。你该买的时候没买,不该买的时候却重仓冲入,反而将风险推向极致。
正确的第一类卖出,是在买入后市场并未如预期上涨,而是走弱下跌。正确做法应是果断止损离场。但侥幸心理和贪婪情绪让你犹豫不决,错过及时出局的时机,小亏演变成大亏,最后忍痛割肉出场。
正确的第二类卖出,是在买入后市场按预期上涨,在正常回调阶段应继续持有。然而因为满足感带来的恐惧,你提前卖出,失去后续大波段上涨的机会。你该卖的时候没卖,不该卖的时候却早早离场,结果不是减少了利润,就是放大了损失。
请问,光做多,怎么把成本降为 0?股票本质上只是张纸,如果只涨不跌,只做多不换手,等于是永远顶着一个雷。
下一篇:6.3 一进一出- 与市场同呼吸 ▶️
上一篇:6.1 涉猎目标- 此处无声胜有声 ▶️
《股海无边》The Gamble of Stocks -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