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莱珉银行
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 孟加拉乡村银行(孟加拉语是一个发行微型贷款的机构。此组织及其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一起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孟加拉乡村银行最早起源于孟加拉国。1974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小额贷款,1983年,正式成立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利用社会压力和连带责任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运作最成功的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在国际上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模仿或借鉴。2006年10月,尤努斯因其成功创办孟加拉乡村银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它作为一种成熟的扶贫金融模式,主要特点为:瞄准最贫困的农户,并以贫困家庭中的妇女作为主要目标客户;提供小额短期贷款,按周期还款,整贷零还,这是模式的关键;无须抵押和担保人,以五人小组联保代替担保,相互监督,形成内部约束机制;按照一定比例的贷款额收取小组基金和强制储蓄作为风险基金;执行小组会议和中心会议制度,检查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办理放、还、存款手续,同时还交流致富信息,传播科技知识,提高贷款人的经营和发展能力。 它向贫穷的农村妇女提供担保面额较小的贷款(即微型贷款),作为非政府组织(NGO)支持其生活。此系统是基于一个观点,即贫穷的人都有未开发的技术。银行同时也接受存款和其他服务,也进行发展导向的经营,包括纺织品,电信和能源公司。1983年,作为银行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如今在孟加拉国全国有2200个分店,职员约1万8000人。贫农及女性等可以无担保的进行贷款,每年可以50次分期返还,返还有相关友人等5人的连带责任。返还率达到了98%。作为救济贫困的模式之一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有更加扩大发展的趋势。 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博士认为现代经济理论在解释和解决贫困方面存在缺陷,为此他于1983年创建了格莱珉银行,通过开展无抵押的小额信贷业务和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机制,不仅创造了利润,而且还使成千上万的穷人尤其是妇女摆脱了贫困,使扶贫者与被扶贫者达到双赢。格莱珉银行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盈利兼顾公益的标杆。 创办以来,格莱珉的小额贷款已经帮助了630万名借款人(间接影响到315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脱贫。而且格莱珉银行自1983年创办以来,除了创办当年及1991年至1992年两个水灾特别严重的年头外,一直保持赢利,2005年的赢利达1521万美元。同时,格莱珉银行不仅提供小额贷款,而且也鼓励小额存款,并通过格莱珉银行将这些存款发放给其他需要贷款的人。 这一模式就是最初的P2P金融雏形。